今天的囧知,我们以一个笑话作为开头:
话说有两个人在争论一个问题:
甲:“星座决定性格”理论非常准!是宇宙中一种冥冥的规律!
乙:“星座决定性格”理论是瞎编的,没有任何根据。
但是他们并不以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来说服对方,而是——
甲:你是受到了国外反动势力的支持,我们不能上当!
乙:你是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指使!居心叵测!
最终,有一方成功地给对方戴上了“图谋不轨”的帽子,赢得了辩论的胜利。
甲:我就说星座决定性格吧!你还不信,可笑!
乙:……
好吧,这个笑话并不好笑……
其实,这个笑话真正可笑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和别人讨论,争论各种问题。但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讨论,是否是有效率的?我们讨论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合理的?
所以,今天《囧知》聊得话题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讨论问题?
其实,这真的是一门学问。
面对“无法好好讨论问题”——这个全人类的通病。前人们一直探索,试图制定出一个“议事规范”。
终于在1876年,其中迄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规范出版——是由美国国会议事程序改编的《罗伯特议事规则》。
注:《罗伯特议事规则》是针对社团和会议的议事操作手册,今天我们只讲其中“可用于个人议事”的部分。
——这个世界上最通行的议事规则,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第一个内容。
接下来,请放慢阅读速度……
《罗伯特议事规则》中规定了一条基本原则,叫“文明表达原则”,主要包含三点:
1、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2、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
3、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解决问题为限
嗯,传说中这么厉害的规则,似乎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道理…… 但其实,里面的学问还是挺大的,并且我们的确很容易违反。下面我们来逐条分析:
第一,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案例背景 崔永元与科研工作者“飞雪之灵”针对转基因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崔永元在其中一条微博中说:
胖子,这是你干的?还是胖姐干的?博士胖子,要一点点脸行不?//@jrry86;这个肥姐很会用心思啊,故意在@和每个ID之间加上一个空格,既给自己拉票,也不让这些人知道、起到反拉票作用。一点小心思全用在险诈上。这些人可都比人妖强。//@虾面给你吃;//@飞雪之灵;//@jrr86;//@反方之搏;@肖传国
案例分析 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已经脱离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导致讨论演变成吵架。
条款分析 “不人身攻击”这条规则,最基本,也最简单。我们在此不赘述。
第二,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
案例背景 2015年初,柴静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一位微博用户评论说:
一个美国孩子的母亲(是否有绿卡?)开着大排量豪车的老烟枪,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柴静“自费”100万拍了个片。此片对中国的雾霾现象进行剖析或者说总结了相关一些事实和知识给国人,这值得褒扬。但此女在片中夹杂着过度渲染、谎言,并鼓吹私有化国企,估计这才是她真正的使命吧?!
案例分析 这位用户企图通过[攻击柴静的动机]来证明[《穹顶之下》的观点不可信]。但针对纪录片的批评应该从片中的事实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入手,这些都与柴静本身的动机无关。
条款分析 不质疑他人的动机,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伟大精髓:
《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
1、动机不可证;
2、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
3、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综上,如果我们探讨的是纪录片的内容,或其表达的观点。那么“柴静本人拍摄纪录片的动机”——就不应该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之内。
第三,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解决问题为限:
案例背景 中国农业大学的柯炳生校长,与崔永元在转基因问题上发生分歧,崔永元在微博中回应:
@中国农业大学 的一些网民愤怒是因为我冒犯了他们的柯帅,其实我素来认为柯帅不帅,不信,你们看他领导下课题经费管理使用多么混乱。柯帅,这么绝密的材料是你们班子成员提供给我的,因为他们也认为你不帅,很多事情上都不帅!
案例分析 崔永元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其他方面攻击对方。即使真的证明柯校长在课程经费使用上有问题,也不能证明柯校长在转基因问题上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这完全是两个话题。
条款分析 注意,我们并不是说,一旦“崔永元和农大校长就转基因问题展开辩论”,就不能再“指责他的其他问题”了。而是说,“指责其他问题”,是开始一个新的话题。其内容和结果,并不影响转基因问题的辩论本身。
以上,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国际公认的,基本的“文明表达原则”。看似很普通,但其实真的能做到,并拿此约束自己,并不容易。
不过,即便是做到了文明表达,想到正确地讨论问题,还并不够。我们所需要的第二个东西,也就是今天的第二个话题——逻辑,逻辑,逻辑。
当然,我们并不想拿亚里士多德或者黑格尔的“逻辑学”进行长篇大论式的讲述,而是通过一些时常发生,甚至难以察觉的逻辑谬误,让大家感受一下:
逻辑谬误一:
歪曲对方的观点来进行攻击:
A: “传统中药配方在未经临床测试的情况下,是不能使用的。”
B: “你怎么能丢掉中华民族的传统遗产?这种做法会让传统文化断子绝孙。”
——B歪曲了A的话。A的观点是“不能使用未经临床测试的中药”,B将其歪曲为“丢掉中华民族的传统遗产”,然后进行攻击。
逻辑谬误二:
错误归因:有前后时间顺序的事情,未必有因果关系。
注:在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的记录片中,以一位美国女士说:
“现在坚决不吃转基因食品了。我之前得过癌症,当时医生都主张放射治疗和化疗,因为已经是晚期了。后来我选择连续吃一个月的有机食品,我体内的肿瘤消失了。”
——肿瘤消失和不吃转基因食品之间,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并不代表存在必然因果联系。在这一个月中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肿瘤的消失:如药物起效。若要证明肿瘤和转基因食品之间有因果关系,需要药理学上的严格论证。
逻辑谬误三:
滑坡谬论:将一连串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得出极不可靠的结论。
注:李银河多次在“两会”上提案,呼吁同性婚姻合法化。对此,《时代周报》评论员李铁在评论中质疑:
“如果仅仅是当事人自愿便可结婚,那么,父女、兄妹、母子自愿结婚可不可以?三个人结婚可不可以?三男两女呢?人和动物结婚呢?人和板凳结婚呢?”
——仅从同性可以结婚这一前提出发,连续利用一系列微弱的“可能性”,推论出允许同性婚姻就会导致“人和板凳结婚”,显然是极不合理的。
逻辑谬误四:
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注: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的纪录片中有一段情节:
一位名叫南茜·斯万森的大学教授展示了“草甘膦使用量和疾病高相关性”的关系图。在图中,斯万森声称草甘膦使用量和一些疾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可达0.96以上。片中以此暗示草甘膦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元凶。
——听起来没问题?但实际上“有相关关系,不代表两者一定就是因果关系”。实际上,[草甘膦使用量]和[发病率]只是都在增长,且增速相差不大。在数据上看起来像是有关系而已。
——举个相似的例子:夏天到了,冰淇淋销量猛增,溺水死亡的人数也在上升。但这两个看似相关的数据,能否说明冰淇淋的畅销导致了溺水人数的增多?当然不是,内在的原因只是气温升高而已。
因此,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高相关系数也不能说明因果性更强。
逻辑谬误五:
假托权威谬误:不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
“初中水平跟博士后没啥区别,只要能干活就行”——史玉柱
“中午不睡,下午不累”——孔子
“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马云
编造名人名言作为论据当然是错的。更何况权威人士说的话也未必全对。
真的要数起来,常见的逻辑谬误有几十种,以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其余的本囧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几种,也只是让大家体会一下,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是被各种的逻辑谬误包裹的……
试想,若是两个逻辑漏洞百出的人在讨论问题,那即便是遵守了《罗伯特议事规则》,想必画面也是惨不忍睹吧……(找找看下面的对话里两人犯了多少错误呢?)
甲:想要减少堵车,应该减少车牌数量
乙:你居然想让北京人全靠走路,简直荒谬!我觉得应该提高油价。
甲:还要提高油价?那接下来是不是要提高车价,再提高房价,最后让大家饭都吃不起?
乙:我没这个意思。对了,数据说明,往往交警多的时候,堵车也严重。所以一定是交警导致了堵车!
甲:没错!马云曾说过,“最好的服务就是不服务”,所以只要让交警都下岗就能治理好堵车了啦!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讲了两件事,来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讨论问题?”
第一:要遵守“不人身攻击”,“不质疑动机”,“就事论事”等基本规范。
第二:要符合逻辑。
如果以后,你和小伙伴们再讨论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就以上两点达成共识。然后再进行愉快的讨论,也不迟。(文章来源:囧知)